当前位置: 基础分类/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索 引 号: 008410362/2017-00074 主题分类: 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发布机构: 财政局
发布日期: 2017-03-28 文  号: 关 键 词: 预决算报告

关于绵阳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绵阳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7年3月14日

                                       在绵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绵阳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绵阳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宏观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各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7.6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08%,同口径增长8.03%。其中:税收收入63.84亿元,非税收入43.78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2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8%。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2.11亿元,完成预算的105.12%。

  财政支出持续向好。认真贯彻落实“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方针,加强资金统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333.88亿元,完成预算的97%,增长9.75%。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66.53亿元,完成预算的88.03%,增长8.65%。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1.43亿元,完成预算的97.53%,增长20.99%。

  全市保运转方面支出58.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7.56%;保民生方面支出207.48亿元,占比为62.14%;支持发展方面支出67.76亿元,占比为20.3%。

  收支预算执行总体平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413.18亿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400.9亿元后,全市结存资金12.28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8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10.33亿元,净结余赤字3.03亿元(均为北川县因地震形成的历年赤字,2016年化解0.04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1.46亿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补助区(园区)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区(园区)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支出129.4亿元后,市级结存资金12.06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2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9.04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0.02亿元,按规定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6.24亿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35.02亿元后,市属园区结存资金1.22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67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0.55亿元。2016年全市、市级和市属园区均实现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1.1亿元主要用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警衔津贴调标等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经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2016年初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8亿元全部补充2016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2016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市级财政按规定将财政存量资金、市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年终净结余等共计3.02亿元补充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6年末基金余额为3.02亿元。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资金9.04亿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资源勘探和商业服务业方面3.74亿元,农林水和粮油储备方面2.98亿元,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方面1.02亿元,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方面0.61亿元,卫生、计生和社保方面0.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服务和其他支出等方面0.42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59.96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收入55.32亿元),完成预算的97.66%;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23.07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78.44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64.05亿元),完成预算的98.1%,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水利工程、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加上调出资金、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21.55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市结余1.52亿元。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18.7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8%;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8.59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19.98亿元,完成预算的95.72%,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社会福利、交通运输、偿债等;加上补助区(园区)支出、调出资金、转贷区(园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57.7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余0.89亿元。

  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2.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4.75%;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94亿元。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5.3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社会福利等;加上调出资金、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5.94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属园区无结余。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1.0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6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1.44亿元,完成预算的98.8%,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36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增加国有企业资本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全市结转资金0.02亿元。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0.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0.84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0.82亿元,完成预算的97.9%,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18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解决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增加市属国有企业资本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市级结转资金0.02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62.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5.82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实现53.1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全市滚存结余92.63亿元。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32.0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91.21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实现26.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市级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补助下级和上缴统筹基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市级滚存结余64.81亿元。

  以上2016年市级、市属园区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二)市人大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2016年,全市各级按照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查意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落实各项审计整改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成效显著。同时,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指导监督。2016年,市财政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件,反馈满意率达100%。

  一是认真落实人大决议。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的工作基调,我市各级财政严格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和具体编列口径,认真编制2016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实行了全口径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狠抓增收节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统筹平衡资金,加快预算执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了全市财政稳健运行。继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依法全面公开市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预算调整等信息,预算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增收节支保障重点。面对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深挖增收潜力,加强税源建设,强化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确保税收和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始终将支持产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持续提高政策资金绩效。切实做好各项重点支出资金保障工作,按时足额兑现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政策。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市级“三公”经费预算较2015年年初预算减少0.08亿元,下降7.07%。

  三是贯彻落实稳增长政策。认真执行中央、省、市稳增长系列政策,打好财政“组合拳”。制定《绵阳市对上争取资金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各地各部门对上争取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落实各项减免税政策,加强对收费项目的清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围绕两个“一号工程”,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支持企业发展“三大计划”,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发展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新产业流动。

  四是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深化财政金融互动,制定实施财政金融互动和支持直接融资财政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设立首期2亿元的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0.5亿元。持续发挥规模为0.7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和1亿元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激励作用,促成合作银行向47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7.64亿元,贷款余额16.4亿元,放大15.18倍。调整完善科技保险财政政策,增加保险品种,放宽承保条件。积极稳妥推进PPP模式,2016年,全市PPP意向性项目70个,预计总投资678亿元,目前正在按PPP程序推进的计划项目22个,总投资357亿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44个,总金额1.64亿元。

  五是严格政府债务管理。认真执行《绵阳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全面规范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切实加强全市政府性债务管理。2016年,共争取省政府转贷我市置换债券99.42亿元,新增债券23.94亿元,在建项目后续融资1.56亿元(作为存量政府债务管理)。各级通过预算安排、审计核减、债务核销等方式化解14.65亿元,品迭后全市2016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322.91亿元(其中:市级121.92亿元,县级200.99亿元),低于省政府2016年核定的我市政府债务限额346.73亿元。有效防控了债务风险;同时降低了融资成本,缓解了各级政府当期偿债压力,有力支持了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六是不断强化财政监督。创新财政监督方式,严格依法行政,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管理,形成了对财政运行监控、保障和规范功能的财政监督机制。2016年市级财政安排监督检查项目35个,绩效监督项目5个,检查单位156个。聚焦民生财政政策和资金,开展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等专项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和私设“小金库”专项检查,突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的监督检查。完成市级财政评审项目333个,送审金额74.33亿元,审减9.37亿元,平均审减率12.6%。

  (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情况

  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各级政府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努力提升支出绩效,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是积极支持经济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全市投入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等资金10.84亿元,商业服务业等资金2.55亿元,推动传统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资金;综合利用实施契税补贴、购房补贴和农村居民进城购房补贴等三大政策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落实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全年按政策减免税收46.77亿元;清理各类收费项目23项,涉及金额0.2亿元。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城建设。组建设立了总规模54.5亿元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其中市财政出资引导基金设立的5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和5亿元的两新产业基金,正在推进项目投资;市财政出资引导基金设立的12亿元的科技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和12.5亿元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已全部到位,并陆续投入建设项目。

  三是推进生态强市建设。以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地灾防治为重点,深入推进生态强市建设,全市投入节能环保资金6.03亿元,其中投入污染防治资金1.34亿元,加强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支持重点企业增容改造,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投入生态保护资金2.51亿元,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管护国有天然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投入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资金94.05亿元,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强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全市投入交通运输资金26.33亿元,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灾毁公路恢复重建和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的化解,保障涪江二桥、涪江三桥维修、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和病危桥加固等交通建设项目资金。市财政安排城市公交事业发展资金0.67亿元,支持改善公共交通面貌,促进公交事业发展,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五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贯彻落实强农富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围绕脱贫攻坚主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支持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保持农村持续向好局势。全市投入农林水方面资金46.69亿元,深入推进第二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产业强县培育提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稳粮增收;支持全市新建和续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固整治病险水库,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支持村级一事一议建设,加强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等基层政权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全市十个脱贫专项实施计划,投入脱贫攻坚资金34.78亿元,强化脱贫攻坚资金项目整合,推广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完成73个贫困村退出、36442人精准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六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投入教育事业资金55.64亿元,主要用于全面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作业本费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政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城市、农村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加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完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统筹考虑学科评估结果、高校办学特色等因素,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稳定乡村教学点师资队伍为重点,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七是完善社保医疗体系。全市投入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资金85.86亿元,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支持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线提高到30万元。大力实施“就业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市级公立医院改革,支持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建成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残疾人扶贫生活费补贴制度。

  八是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十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19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全市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57.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3.3%。全市投入改善城乡住房方面资金11.23亿元,着力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更多城镇住房困难群众。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午餐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序推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同时,全市、市级、市属园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为2017年2月14日总决算简表数据,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并与省财政办理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6年,全市财政平稳运行,财税改革深入推进,收支规模继续扩大,支持发展更加有力,民生保障显著增强,实现了财政改革发展“十三五”良好开局。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及代表委员们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克难奋进、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临考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结构和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个别区、县财政运行困难;一些地方违规担保举债行为仍然存在,局部风险不容忽视;资金统筹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使用绩效需进一步提高;地区间改革推进不够均衡,预算公开工作与公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财经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全市各级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编制好2017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集中财力支持全创试验,扎实推进两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项目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2017年财政政策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的通知》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财税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措施,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等已出台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依法征收、强化监管,依法减免、强化服务”的原则,加强收入征管,坚决不收“过头税”,严禁虚增财政收入。

  二是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耕地质量提升的投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三是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财力保障。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与国家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使用各类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加快实施教育脱贫攻坚,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大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四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打好“三大战役”。支持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支持湿地保护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加大对天然林保护的投入,支持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抓好重 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五是完善教科文投入机制,推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健全技术创新引导支持机制,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六是健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做好民生保障。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健全就业保障制度,继续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健全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体系,合理确定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推进棚户区改造,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七是优化投资结构和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加强重点领域投资,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双七双五”产业做大做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财政金融互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二)2017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根据市委确定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落实减税降费措施、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和“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编制2017年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收入预算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08亿元,同口径增长8%;加上上级对我市税收返还、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19.14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8亿元,国债转贷结余、上年结转等10.36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等调入资金7.21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48.9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和债务还本支出2.26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46.73亿元。

  根据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现行城区财政管理体制,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2.25亿元;加上上级对我市税收返还、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30.2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2亿元,国债转贷结余、上年结转等9.07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0.3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8.54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73.53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补助下级税收返还、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上缴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等16.98亿元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56.55亿元。

  2017年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2.85亿元;加上上级的税收返还、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03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48亿元,上年结转等0.55亿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5.91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支出等6.92亿元后,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8.99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74.56亿元,加上上级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0.72亿元、上年结余1.52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76.8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调出资金4.89亿元后,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71.91亿元。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7.85亿元,加上上级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0.43亿元,上年结余0.89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9.17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调出资金0.38亿元后,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18.79亿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处理、交通运输、社会福利等。

  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3亿元,收入总量为3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3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1.17亿元,加上上年结转0.02亿元,收入总量为1.1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1.19亿元。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0.8亿元,加上上年结转0.02亿元,收入总量为0.82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0.82亿元,主要用于解决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增加市属国有企业资本金等方面。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66.33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92.63亿元,收入总量为158.96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57.07亿元,滚存结余101.89亿元。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33.41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64.81亿元,收入总量为98.22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27.99亿元,滚存结余70.23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5.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按照“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方针,合理安排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障各项重点支出资金需要。

  (1)保运转方面。安排资金23.47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性支出;提高市直机关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严控一般性支出,保证市直机关正常运转。

  (2)保民生方面,安排资金14.79亿元。

  一是支持教育发展:安排资金4.02亿元。其中:

  安排学前教育资金0.08亿元。支持城乡公办、民办幼儿园发展,减免孤儿、残疾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保教费,继续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安排义务教育资金0.54亿元。全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和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安排高中教育资金0.11亿元。提高公办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水平,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

  安排职业教育资金1.51亿元。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政策,在中职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支持中职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推进完善中高职学校生均经费财政拨款制度。

  对口安排教育附加支出1.1亿元。

  二是促进文体传媒事业发展:安排资金0.53亿元。其中:

  安排文化建设资金0.42亿元。实施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工作等。

  安排文化产业发展资金0.05亿元。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媒体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品牌、重点文化作品等项目实施。

  安排体育事业发展资金0.04亿元。支持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改善、振兴“三大球”,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安排资金1.63亿元。其中:

  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资金0.96亿元。支持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标准线和国家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水平,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安排残疾人事业资金0.27亿元。对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给予困难残疾人补贴,鼓励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济困工作,实施贫困脑瘫儿童救助,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为贫困残疾患者给予假肢安装经费补助。

  四是强化卫生计生保障:安排资金1.9亿元。其中:

  安排医疗保险(救助)补助资金0.2亿元。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成果。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大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继续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安排公共卫生服务资金0.7亿元。以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孕产妇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十二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实施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

  安排医疗机构发展和创新资金0.62亿元。推动医疗机构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支持中医院事业发展。

  安排计划生育扶助资金0.31亿元。向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发放奖励扶助金,向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的夫妻发放特别扶助金,向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安排资金1.67亿元。其中:

  安排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资金1.12亿元。加强土壤、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涪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支持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重点项目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

  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0.36亿元。主要用于生态保护治理。

  六是安排基层组织和公共服务运行补助资金0.23亿元。落实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对村内户外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给予补助,按照村民民主决策方式管理使用资金,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3)支持发展方面,安排10.71亿元。

  一是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安排资金1.7亿元,其中:

  安排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资金1.13亿元。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发展,支持军用技术再研发,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转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互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0.45亿元。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能力提高,提升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升发展规模和水平。

  二是安排各类科技项目资金0.97亿元,鼓励应用技术研发,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专利资助与奖励等。

  三是夯实农业基础:安排资金4.04亿元。其中:

  安排脱贫攻坚资金0.46亿元(其中: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0.36亿元)。分类扶持农村贫困家庭,提高贫困户就业和发展能力。支持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做好重点民生事项资金保障。

  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0.62亿元。推进土地治理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推进农业普惠金融发展。

  安排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资金0.08亿元。继续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特色农业保险奖补等。

  安排水利建设资金2.98亿元,继续支持武引二期灌区建设。

  四是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安排资金1.24亿元。其中:

  安排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1.16亿元。推进电子商务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支持现代物流,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安排旅游发展资金0.08亿元。支持旅游品牌宣传、市场拓展、景区规划和基础条件改善,继续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五是改善城乡住房条件: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0.24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向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4)安排市级预备费1亿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助救济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2017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拟安排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亿元,主要用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经费等。

  以上市级、市属园区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除涉密单位外,市级86个部门2017年部门预算草案已全部报送大会,请予审查。

  (三)2017年财政工作

  2017年,全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系列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市委“一个取向三个坚持”总体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奋力推动财政各项改革,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突出预期目标,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坚持抓发展促增收,加强收入管理,支持特色支柱税源发展壮大,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财源税源培育。夯实增收基础,提升收入质量。认真贯彻“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方针,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资金分配下达。

  二是强化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抓好财政存量资金收回使用工作,加大结转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建立预算编制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全面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大力培育绩效管理文化,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融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

  三是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更多运用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财政金融互动等市场化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继续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围绕交通攻坚大会战和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大政府投资,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四是防范财政风险,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中央、省、市有关债务管理规定,规范举债行为。加大对上争取,增加新增债券额度,推动公益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在2018年8月前将2014年清理甄别锁定存量政府债务全部通过债券置换完毕,缓解还债压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债务预算管理、风险评估和预警、风险化解、应急处置办法等相关制度,切实做好风险防控。

  五是确保资金安全,不断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坚持将财政监督置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之中,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保障重大财税政策落到实处。坚持将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之中,强化严肃财经纪律的源头治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加大处理处罚和曝光力度,确保《预算法》全面贯彻落实。

  各位代表,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市政协的支持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开拓创新、拼搏实干、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而奋斗!
 附件: